时间: 2025-05-02 02: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1:51
词汇“失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失悦”可以理解为失去愉悦或快乐的状态,即感到不愉快或失望。
“失悦”由两个汉字组成:“失”意味着失去或丢失,“悦”意味着愉悦或快乐。因此,“失悦”的基本含义是失去愉悦感,感到不愉快或失望。
由于“失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人物情感的变化,特别是在描述失望或不愉快的情境时。在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表达,如“不高兴”、“失望”等。
“失悦”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更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它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失悦”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较为文雅或含蓄的失望表达方式。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使用“失悦”可能比直接使用“不高兴”等词汇更为恰当。
“失悦”这个词给人一种较为正式和含蓄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某种程度的失望或不愉快,但表达方式相对温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倾向于使用“不高兴”或“失望”等更为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情感,而不是使用“失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失悦”来创造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表达:
春风拂面,却失悦于心,
花开花落,皆成空梦。
“失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气、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电影场景,这些都是与不愉快情感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失悦”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失去愉悦感的情感状态。
“失悦”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文雅和含蓄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失望或不愉快的情感。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使用。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说”、“悦”古今字。
【引证】
枚乘《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也。 、 《孙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韩非子·喻老》-桓侯又不悦。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张飞等不悦。 、 《资治通鉴》-权大悦。
【组词】
悦心、 悦情、 悦笑、 悦喜、 悦畅、 悦乐、 悦泽、 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