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6:15
失惊: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因为突然的惊讶或意外而感到震惊或慌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失去平静”或“受到惊吓”。
“失惊”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失惊”常常与传统的礼仪和修养相联系。在某些场合,保持镇定和克制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失惊”有时会被视为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失惊”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绪的联想,因为它通常与不愉快的意外或突发**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不安和混乱。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惊,因为题目超出了我的预期,这让我感到非常慌乱,影响了我的表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惊”:
月光下,她的笑容如花绽放,
我失惊于这突如其来的美丽,
心跳加速,言语凝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听到意外消息后,面部表情从平静转为震惊的样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呼吸声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失惊”可以对应为“startle”或“shock”,虽然这些词汇在细微的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通过对“失惊”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情绪反应的工具,也是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复杂性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