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53
浮收: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收费或征税时,超出规定标准或合理范围的额外收取。它涉及到不正当的财务行为,如多收费用、额外征税或不合理的附加费。
在不同的语境中,“浮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浮收”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浮”字意味着超出或过多,“收”则是收取的意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描述不正当的财务行为。
在许多社会中,“浮收”被视为不诚信和腐败的表现,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和商业交易中。它反映了社会对公平和透明度的追求。
这个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公平和欺骗。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腐败、贪婪和不诚信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家或服务提供者进行浮收,人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和失望,并可能采取行动,如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浮收”用作隐喻,描述社会中的不公和贪婪:
在这贪婪的海洋中, 浮收的浪潮无情地吞噬着诚信的岸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商人手中拿着一个天平,一边是规定的费用,另一边是额外添加的硬币,象征着浮收的行为。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overcharge”或“excessive charge”,它们都描述了超出合理范围的收费行为。
“浮收”这个词在描述不正当的财务行为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识别和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和腐败。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