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1:50
浮报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报告或申报中故意夸大事实、数字或情况,以达到某种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不应得的利益或掩盖真实情况。
浮报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浮”和“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浮”有虚浮、不实的意思,“报”则指报告、申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故意夸大事实的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浮报被视为不诚实和欺诈的行为,受到道德和法律的谴责。在商业和政治领域,浮报可能导致信任危机和社会不稳定。
浮报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欺骗、不诚实和贪婪。它可能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浮报的情况,例如在购物时商家夸大产品的功效,或者在社交场合中某人夸大自己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将浮报比喻为“谎言的泡沫,一触即破”,以此来表达浮报的脆弱和不可靠。
浮报 可能让人联想到膨胀的气球或泡沫,这些形象都与虚幻和不稳定有关。
在英语中,与浮报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xaggeration”或“misrepresentation”,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浮报 是一个具有负面含义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信息接收和传播时要保持警惕,追求真实和准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浮报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不实信息。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