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0:25
熊科:熊科(Ursidae)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科,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通常体型较大,有强壮的四肢和爪子,以及短尾巴。它们分布在全球的多个地区,包括北极熊、棕熊、黑熊、熊猫等。
“熊”这个词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甲骨文形态已经与现代汉字相似。在英语中,“bear”一词源于古英语“bera”,意为“携带”或“支撑”,可能与熊的强壮形象有关。
在许多文化中,熊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例如,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熊图腾代表着保护和力量。在俄罗斯文化中,熊是国家的象征之一。
熊科动物常常引起人们的敬畏和好奇。它们的力量和野性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原始力量,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
在野外徒步时,我曾经遇到过一只黑熊,那是一次既惊险又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熊科动物的强大和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熊科动物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野性和未被驯服的部分:
在森林的深处, 一只熊静静地站立, 它的目光深邃, 如同未被驯服的灵魂。
看到熊科动物的图片,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森林的宁静和野性的力量。听到熊的咆哮声,可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震撼和敬畏。
在不同文化中,熊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各异。例如,在亚洲文化中,熊猫被视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熊常常与力量和野性联系在一起。
熊科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生物学上的一个分类,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文化。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