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9
“熊经鸟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熊模仿鸟的动作。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这里的“熊经”指的是熊冬眠前的准备动作,即模仿熊的呼吸和动作;“鸟引”则是指模仿鸟的伸展动作。整个成语用来形容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动作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熊经鸟引”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动作或行为模仿自然界的动物,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的某种状态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更多出现在专业讨论养生、气功或武术的语境中。
“熊经鸟引”源自《庄子》,是道家养生思想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养生领域,也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养生和追求长寿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因此,“熊经鸟引”这个成语在养生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联想到自然界的动物和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它也让人想到古代的养生术和道家的哲学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气功表演中看到表演者模仿熊和鸟的动作,那种熊经鸟引的姿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熊经鸟引,一曲和谐,天地同寿。”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熊在森林中缓慢地移动,一只鸟在树枝上轻盈地跳跃,这两种动物的动作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有力的美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模仿自然”或“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
“熊经鸟引”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动作的词汇,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它让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的美在于它将自然与人类的行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鸟】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 一般指骂人的粗话。
【组词】
鸟乱、 鸟事
4.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