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6:33
独笑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发笑。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没有他人陪伴或理解的情况下,自发地感到快乐或觉得某事有趣而笑出声。
在文学作品中,“独笑”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表达其独特的幽默感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公共场合或独自一人时突然笑出声的情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探讨“独笑”作为一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同义词中,“自笑”强调自我娱乐,“窃笑”带有偷偷摸摸的意味,“暗笑”则可能指内心深处的笑意。反义词中,“众笑”指多人一起笑,“哄笑”强调笑声的集体性和热烈,“大笑”则是指声音较大的笑。
“独笑”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结构简单,由“独”和“笑”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独笑”可能被视为一种超脱或独特的品质,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能够独自享受快乐的人可能被视为具有独立思考和感受的能力。
“独笑”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但自由的感觉,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幽默和乐趣的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阅读一本特别有趣的书时体验过“独笑”,那种独自享受的快乐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寂静的夜里,星光下独笑,心灵的花朵悄然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独自笑出声,周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夜晚的虫鸣和微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ugh to oneself”,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独自享受快乐的感觉是相似的。
“独笑”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触及了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