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5:36
词汇“微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微”和“躬”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微躬”进行深入分析:
“微躬”字面意思是指轻微的弯腰或鞠躬,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谦逊、恭敬的姿态或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它强调的是一种不夸张、不过分的谦卑态度。
“微”字古已有之,意为小、轻微;“躬”字则有身体、弯身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轻微弯身的“微躬”。在古代文献中,如《礼记》等,已有使用“躬”字表示身体动作的记录。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和恭敬是非常重要的美德。因此,“微躬”作为一种表达谦逊的方式,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接受和推崇。
“微躬”给人以谦逊、恭敬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种尊重他人、自我谦卑的态度。这种姿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家庭中,适时的“微躬”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微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谦卑,如同夜风中轻轻摇曳的柳枝。”
视觉上,“微躬”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轻轻弯腰的姿态,可能伴随着柔和的灯光和安静的环境。听觉上,可能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谦和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谦逊姿态可能表现为轻微的点头或微笑,但“微躬”这种具体的身体动作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微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身体动作,更承载了谦逊、恭敬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微躬”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谦逊的态度,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1.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2.
【躬】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躬,身也。 、 《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 、 《论语》。孔注:“直身而行。”-吾党有直躬者。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躬腠胝无胈。 、 马中锡《中山狼传》-我鞠躬不敢息。 、 《汉书·元帝纪》-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 、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组词】
躬体、 躬先士卒、 躬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