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05
独苗:字面意思是指一棵单独生长的植物幼苗,比喻家庭中唯一的子女或后代。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强调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独苗”一词源于农业用语,原指单独生长的植物幼苗。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家庭中唯一的子女,成为描述独生子女家庭的常用词汇。
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独苗”这个词在社会中广泛使用,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态。
“独苗”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色彩,既有一种孤独感,也有一种珍贵和被重视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责任、期望和独特的身份。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我是家中的独苗,这个词可能会让我感到一种特殊的压力和期望,同时也可能让我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在诗歌中,可以将“独苗”比喻为在荒凉世界中顽强生存的希望之光:
在荒芜的土地上, 你是唯一的独苗, 顶着风霜, 承载着无尽的希望。
视觉上,“独苗”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一株孤独的小苗顽强地生长。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风吹过荒野的声音,以及小苗在风中摇曳的细微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国家,由于没有类似的计划生育政策,“独苗”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但类似的情感和比喻仍然存在,只是表达方式和词汇不同。
“独苗”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它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它,使其在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苗】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引证】
《说文》-苗,草生于田者。 、 《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食我苗。 、 《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无苗。 、 《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苗未枯。 、 、
【组词】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