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09
朗月:这个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朗”意味着明亮、清晰,而“月”指的是月亮。因此,“朗月”字面意思是明亮的月亮,通常用来形容月光皎洁、清澈的夜晚。
在文学作品中,“朗月”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如在诗歌中描述夜晚的景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朗月”来形容一个晴朗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中,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月亮的亮度,但“朗月”作为文学和日常用语仍然广泛使用。
同义词:皓月、明亮的月亮、皎月 反义词:暗月、昏月、朦胧的月亮
“朗月”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就有使用,如唐诗宋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描述月亮的常用词汇,保留了其古典文学的韵味。
在**文化中,月亮常常与团圆、思念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朗月”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月亮的词汇,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时光和亲情的向往。
“朗月”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美好。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里赏月,那晚的月亮特别明亮,我们称之为“朗月”,那是一个温馨而难忘的夜晚。
诗歌: 朗月照我心, 清辉洒满庭。 夜深人静时, 思念随风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轮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周围是宁静的森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ight moon”或“clear moon”,但“朗月”这个词汇更具有**文化的特色和古典文学的韵味。
“朗月”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月亮的词汇,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美好时光和亲情的向往。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