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3:15
治安管理是指国家依法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进行维护的活动,包括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管理危险物品、处理突发事件等。
治安管理一词源于对社会秩序和安全的维护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管理的范围和手段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警察巡逻到现代的科技监控和数据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治安管理的重点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社会中,社区参与和合作是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安管理通常与安全感、秩序和法律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稳定和可靠的印象。它也可能引发对执法机构权力和公民权利平衡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治安管理体现在遵守交通规则、不参与非法活动等方面。例如,遵守停车规定可以减少交通混乱,维护公共秩序。
在诗歌中,可以将治安管理比喻为社会的守护者:
夜幕降临,星光闪烁, 治安管理,守护每一角落。 法律之手,轻轻拂过, 秩序之花,绽放不落。
治安管理可以联想到警察巡逻的画面,或是警笛声和警灯的闪烁,这些都与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的形象相关。
在不同文化中,治安管理的具体实践和公众对其的认知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社区警务和公民参与更为突出,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更依赖于中央集权的执法机构。
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意义。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3.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