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9: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9:05:32
“狼子兽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狼崽子具有野兽的心肠。基本含义是指人具有凶残、狠毒的本性,形容人的心肠极其残忍和恶毒,如同野兽一般。
在文学作品中,“狼子兽心”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温文尔雅,实则内心阴险毒辣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直接批评某人的行为或性格。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犯罪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犯罪者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心狠手辣、残忍无情、阴险毒辣 反义词:仁心仁术、慈悲为怀、心地善良
同义词在描述人的恶毒本性时各有侧重,如“心狠手辣”强调手段的残酷,“残忍无情”强调缺乏同情心,“阴险毒辣”强调狡诈和狠毒。反义词则强调人的善良和慈悲。
“狼子兽心”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用以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和善、内心险恶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人性恶毒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狼常常被视为凶残的象征,因此“狼子兽心”这个成语在中国社会中广泛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恶劣、心肠狠毒的人。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道德和品行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厌恶和警惕。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小心谨慎,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面上友好,实则心怀不轨的人。这时,“狼子兽心”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人的本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间多狼子,兽心藏于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狼在月夜下的森林中,眼神凶狠,这能很好地象征“狼子兽心”的意象。听觉上,狼的嚎叫声也能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意思是有害的人伪装成无害的样子。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和善、内心险恶的人。
“狼子兽心”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用来描述那些内心恶毒的人。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人们对于道德和品行的重视。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我们得提防他的~。
1.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引证】
《说文》-兽,守备者。 、 《尔雅·释鸟》-四足而毛谓之兽。 、 《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兽毛虫总号。 、 《周礼·庭氏》注-兽,狐狼之属。 、 《周礼·兽人》-大兽公之。 、 《诗·小雅·车攻》-搏兽于敖。 、 曹操《却东西门行》-猛兽步高岗。 、 《战国策·齐策》-兽同足者而俱行。 、 《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深而兽往之。
【组词】
兽目、 兽工、 兽人、 兽骇、 兽吻、 兽臣、 兽头大门、 兽铤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