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0:37
*尖嘴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尖酸刻,言语锋利,不给人留情面。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辞尖锐、刻*,有时也带有讽刺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尖嘴舌* 常用来描绘那些言辞刻、不留情面的人物,如讽刺小说中的反面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说话方式让人感到不舒服或受到伤害。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和讨论沟通技巧和言语的影响力。
同义词:刻*、尖酸、挖苦、讽刺 反义词:温和、和蔼、亲切、圆滑
*尖嘴舌**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人物性格和言辞风格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类型人物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言辞的得体和温和被视为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尖嘴*舌** 这样的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被视为负面特质,因为它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和谐。
*尖嘴舌**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言语的攻击性和不友好。这种联想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一些说话尖酸刻*的人,他们的言辞可能无意中伤害了他人。这种经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言语的力量和责任。
在诗歌中,*尖嘴舌* 可以用来形容冬日的寒风,如:“冬风尖嘴舌,刺骨寒意透心凉。”
*尖嘴舌**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锋利的刀刃或尖锐的声音,如金属摩擦的声音,这些联想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和不适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harp-tongued" 或 "sarcastic",这些词汇也用来形容言辞尖锐和讽刺的人。
*尖嘴舌*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描述工具,它不仅揭示了言辞的特性,也反映了社会对言语行为的期待和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言语交流。
这个刘恭素性原是个歪人,又恃了有三个恶子,硬的妒,软的欺,富的嫉忌,贫的笑话,尖嘴薄舌,谈论人的是非,数说人的家务。
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的话说。
1.
【尖】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尖,锐也。
2.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3. 【薄】
4.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