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5:02
“尖担两头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挑担子时两头的尖端脱落,比喻两方面都落空,或者两头都失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处理不当,导致两边都没有得到好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失败或者计划的破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某人在处理事情时的不周到或者结果的不理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决策失误导致的资源浪费或机会丧失。
同义词:两头落空、两头不讨好 反义词: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平衡和周全的追求,以及对失败和挫折的深刻认识。它强调了在处理事情时需要考虑周到,避免两头不讨好的结果。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努力白费、计划落空的情景,影响人们对事情结果的预期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处理不当而导致两边都不满意的情况,这时“尖担两头脱”这个成语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我的处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尖担两头脱,月下独徘徊,心事重重无人解,夜深人静自叹息。”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挑着空担子,两头的尖端已经脱落,形象地表达了“尖担两头脱”的意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寂静,伴随着叹息声,增强了成语的情感色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ught between two stools”,意思是在两个选择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两边都落空。
“尖担两头脱”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处理事情时需要谨慎和周全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出现两头不讨好的结果。
那个妇人是我平日间打拍的,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若是不嫁我呀呵,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
你这里怕不有千般揣摩,却将咱一时瞒过,则怕你弄的咱做的~。
1.
【尖】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尖,锐也。
2.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5.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