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5:19
词汇“传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组合,“传”通常指传递、传承,而“诂”则与解释、注释有关。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传诂”可能指的是传递解释或传承注释的行为或过程。
“传诂”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传递或传承对某个文本、概念或知识的解释和注释。
由于“传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可能不常用。在古代文献或学术研究中,可能会涉及到对经典文本的传承和解释,这时“传诂”可能会有所应用。
“传诂”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文献学和注疏学有关,这些学科涉及对古代文本的解释和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取代。
在**传统文化中,对经典的传承和解释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因此,“传诂”可能与这种文化传统有关。
对于“传诂”这个词汇,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学者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它可能带有一种学术和传统的情感色彩。
由于“传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在学术研究或古典文献的学*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学者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传诂”来表达他们对知识的传承和解释:
古籍之中探奥秘,
传诂之间见真知。
学者心血凝文字,
千年智慧传至今。
由于“传诂”与古代文献和学术研究有关,可能会联想到古籍的翻页声、墨香和学者们的讨论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传诂”的词汇,但类似的学术活动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传诂”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传统和学术精神。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诂】
(会意。从言,从古,古亦声。本义: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诂,训故言也。
后汉桓谭传郑兴传注皆引说文、训古言也。
【引证】
《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 《后汉书·桓谭传》注-诂,训故言也。 、 《汉书·扬雄传》-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组词】
诂解、 诂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