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1:22
词汇“敏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敏”通常指敏捷、敏锐,而“惜”则意味着珍惜、舍不得。结合起来,“敏惜”可能指的是对某事物或情感的敏锐感知和珍惜。
由于“敏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珍惜态度。在口语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而是用更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由于“敏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态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敏惜”可能被用来强调对传统、自然或人际关系的重视和保护。
“敏惜”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保护欲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和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敏惜”来形容自己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我敏惜每一朵花的绽放,如同珍惜每一次心跳的旋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细腻情感和自然美景的画面,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细腻的旋律。
由于“敏惜”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通过解释来传达其含义。
“敏惜”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刻情感和珍视态度的可能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细腻和富有情感。
1.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2.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