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4:57
“俊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俊”和“敏”。其中,“俊”通常指外貌或才智出众,而“敏”则指反应迅速、灵活。因此,“俊敏”整体上指的是一个人不仅外表英俊,而且行动敏捷、反应迅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机智。
“俊敏”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俊”和“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汉语中,“俊”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或才能,而“敏”则指快速和聪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俊敏”,用来形容人的全面优秀。
在**文化中,“俊敏”常被视为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特别是在强调文武双全的传统观念中。这种特质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主角身上尤为突出。
“俊敏”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的是那些外表与内在都优秀的人。它激发人们对完美形象的向往和对高效行动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俊敏”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既能迅速解决问题,又能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步伐俊敏如风,心灵之眼洞察秋毫。”
视觉上,“俊敏”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员或舞者;听觉上,可能是快速而有节奏的脚步声或鼓点。
在英语中,“俊敏”可能对应于“agile and handsome”或“quick-witted and attractive”,但这些表达不如“俊敏”简洁且富有文化特色。
“俊敏”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美,还强调了内在的智慧和反应速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的全面优秀。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