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36
“三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可以有多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字面意思指的是三条道路或者三个层次、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具体的物理道路,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三个步骤、三个原则等。
“三道”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三”表示数量,“道”最初指道路,后来扩展到方法、途径等抽象概念。在历史演变中,其含义逐渐丰富,适应了更多语境的需求。
在**文化中,“三”常常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代表完整和和谐。因此,“三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带有积极的文化寓意,如三道菜代表丰盛和完整。
对于我来说,“三道”可能联想到选择和决策的复杂性,也可能带来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兴奋感。
在旅行中,我曾面临过选择三条不同道路的情况,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道”: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我看见三道光芒,
一道是希望,
一道是回忆,
最后一道,是未知的远方。
视觉上,“三道”可能让人联想到三条平行的道路或河流,形成一种对称和平衡的美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三种不同的声音或音乐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 paths”或“three ways”,但在具体的文化和语境中,其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三道”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和多义的表达,能够适应多种语境和需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