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0:18
“假眉三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假装有眉毛的样子,但实际上并没有眉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装腔作势,表面上有某种样子或态度,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文学作品中,“假眉三道”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做作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社交场合中的不真诚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交策略。
“假眉三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真诚和虚伪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交和人际关系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假眉三道”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真诚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虚伪和不诚实。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人的整体印象和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同的面孔,这种行为就可以用“假眉三道”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假眉三道,笑里藏刀,人心难料。”
想象一个人在镜头前摆出虚假的微笑,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假眉三道”。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ting on a false front”或“acting phony”,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假眉三道”这个成语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虚伪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批评这种行为,也提醒我们在自己的行为中保持真诚和坦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燕燕赌着气坐起来说:‘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去出洋相。’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