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3:55
备战:字面意思是指准备战斗或比赛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比赛或其他竞争性活动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物资、人员、战术等方面的准备。
“备战”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体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整军备战”或“厉兵秣马”。
在**文化中,“备战”常常与勤奋、努力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应对策略。
“备战”给人以紧张、严肃和专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战士在战场上的英勇,或是**员在赛场上的拼搏。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需要备战各种考试,那种紧张而充实的准备过程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备战”可以用来形容内心的斗争,如:
心中的战场,无声备战,
思绪如箭,瞄准未来的目标。
在英语中,“备战”可以对应为“preparing for battle”或“getting ready for competition”。不同文化中,备战的意义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准备和应对挑战的精神是共通的。
“备战”是一个富有动态和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和体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激励人们积极准备、迎接挑战的角色。通过对“备战”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准备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