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1:54
“备水”字面意思是指准备或储备水资源。基本含义包括为未来可能的需求或紧急情况提前储备水,以确保有足够的水供应。
“备水”一词由“备”和“水”两个字组成。“备”字古汉语中意为准备、储备,“水”字则指水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备水”逐渐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汇,用于描述储备水资源的行为。
在许多干旱或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备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在一些文化中,备水也被视为一种预防措施,体现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
“备水”这个词给人一种准备和安全感。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期有备无患的智慧,以及对未来可能挑战的积极应对。
在我小时候,家乡经常发生旱灾,因此每逢雨季,村民们都会积极备水,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不时之需。
在诗歌中,可以将“备水”融入到描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场景中:
雨季来临,山谷间
村民忙碌,备水忙
水窖满溢,希望长
未来岁月,无忧伤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村庄的居民正在用桶和盆收集雨水,孩子们在旁边欢笑。背景音乐可以是轻快的雨声,伴随着人们的交谈声,营造出一种准备和希望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备水”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其具体实践和重要性可能因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而异。例如,在沙漠地区,备水可能更为重要和常见。
“备水”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动,还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未来挑战的预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备水”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水资源管理实践。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