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07
“御史骢”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御史”和“骢”两个词组成。其中,“御史”是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官员,弹劾不法,是的耳目;“骢”指的是一种青白色的马,也泛指骏马。因此,“御史骢”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御史所骑的骏马”,但在文学作品中,它更多地象征着御史的威严和正义。
在文学作品中,“御史骢”常被用来形容御史的威严和正义,如在古代诗词中,御史骢往往象征着御史的忠诚和勇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和文学研究中,“御史骢”可能会被用来讨论古代官制和文学象征。
“御史”一词起源于**古代,最早见于周代,后在秦汉时期成为正式官职。“骢”字则较早见于《说文解字》,指的是一种马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史骢”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象征性词汇,代表着御史的威严和正义。
在古代社会,御史是的重要助手,负责监察官员,维护朝廷的正义和秩序。因此,“御史骢”在文化上象征着正义和权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文学意象。
“御史骢”给人以正义、威严和勇敢的联想,它代表着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责任感。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常激发读者对于正义和勇气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学或进行创作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象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御史骢蹄声响,正义之风遍四方。”
想象一匹青白色的骏马,蹄声铿锵,奔驰在古代的街道上,这便是“御史骢”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性词汇如“骑士的战马”可能在某些文化中有所体现。
“御史骢”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着古代官职的威严,也象征着正义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3.
【骢】
青白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
【引证】
《说文》-骢,马青白杂毛也。从马,悤声。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组词】
骢马
泛指马。
【引证】
杜甫诗-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