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0:19
“不惮强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怕强大的对手或困难”。其中,“不惮”表示不害怕,“强御”则指强大的对手或困难。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面对困难或强敌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文学作品中,“不惮强御”常用来形容主人公面对巨大挑战时的英勇无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坚定的态度和决心。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体育或商业竞争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面对强大对手时的策略和心态。
同义词:
反义词:
“不惮强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
在文化中,勇敢和坚韧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不惮强御”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鼓舞和激励。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人。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赞扬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学业上面对巨大挑战的情况。那时,我常常用“不惮强御”这个成语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困难,要坚持下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中心,我站立,
不惮强御,心坚定。
风再狂,雨再猛,
我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勇敢地面对敌人的画面。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这些声音都象征着勇气和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r no foe”或“defy all odds”,这些表达也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不惮强御”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勇敢和坚韧的价值。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惮】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ń蛮》-岂敢惮行? 、 《左传·僖公七年》-何惮于病? 、 《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 《礼记·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组词】
肆无忌惮;惮劳、 惮惮、 惮烦
3.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4.
【御】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引证】
《说文》-御,使马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 、 《汉书·荀彘传》-以御见,侍中。 、 《周礼·大司徒》-礼乐射御书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 、 《资治通鉴》-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
【组词】
御轮、 御策、 御正、 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