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4: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4:17:05
潜踪蹑迹 的字面意思是指悄悄地跟踪或追踪某人或某物的行迹。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种隐秘的、不易被察觉的跟踪行为。
“潜踪蹑迹”这个词汇由“潜踪”和“蹑迹”两个词组成。其中,“潜踪”意为隐秘的踪迹,“蹑迹”意为轻轻地跟随。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用法。
在**文化中,潜踪蹑迹常与侦探小说、武侠小说中的情节相关,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有角色使用这种技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隐私保护、法律侦查等领域相关。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神秘、紧张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悬疑、侦探等元素。它也可能引发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潜踪蹑迹可能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如警方追踪犯罪嫌疑人的报道。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与观看侦探电影或阅读侦探小说相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星光稀疏,
潜踪蹑迹,追寻那幽暗的足迹。
风声鹤唳,心弦紧绷,
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谁在窥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黑影在夜色中悄悄移动,周围是模糊的树木和房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悬疑或紧张的音乐,如电影配乐,来增强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hadowing" 或 "stalking",但这些词汇更偏向于负面或骚扰的含义。相比之下,“潜踪蹑迹”更中性,强调隐秘性和技巧。
“潜踪蹑迹”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常用于描述隐秘的跟踪行为。它在文学、法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给人以神秘、紧张的感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增强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1.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2.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引证】
李白《谒老君庙》-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宋·苏轼《石钟山记》-访其遗踪。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 《广东军务记》-胆寒潜踪。
【组词】
踪尘、 踪绪、 踪响、 踪辙
3.
【蹑】
(形声。从足,聂声。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蹑,蹈也。 、 《战国策·秦策》-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 、 《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良、陈平蹑汉王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屐登崖。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农夫蹑丝履。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足下蹑丝履。
4.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