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6:19
词汇“敛散”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敛散”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收敛和散发,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领域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如果是在医学或物理学等领域,它可能指的是某种物质或能量的聚集和分散。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是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可能会有相关的术语解释和使用例句。
同义词可能包括“聚集与分散”、“收敛与发散”等。反义词则可能不太容易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敛”字有收敛、聚集的意思,“散”字有分散、散发的意思。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指的是某种状态的转变,但具体的词源和演变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领域来探讨。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可能较为有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敛散”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可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解释。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带来特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敛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较为有限。
“敛散”作为一个生僻词汇,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可能较为有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的机会可能不多。在语言学习中,更应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