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0:24
坐地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的人家”,通常用来指代某个地方的本地居民,尤其是那些世代居住在该地的家族或个人。它强调了这些人的地域性和长期居住的历史。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坐地户”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强调当地人的传统和*俗。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区分本地人和外来者,有时带有一定的地域自豪感。 专业领域:在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社区的结构和居民的身份认同。
同义词:本地人、土著、原住民 反义词:外来者、移民、新来者
“坐地户”这个词汇可能起源于对长期居住在某地的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有着深厚地域联系的家族或个人。
在**,这个词汇可能与地方文化和社区的紧密联系有关,强调了人与地的关系和社区的稳定性。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传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种保守或排外的情感色彩。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被称为“坐地户”的家族,他们的故事和历史成为了我们社区传说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坐地户的灯火,照亮了岁月的长河,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村庄,炊烟袅袅,老人坐在门前,讲述着家族的故事,这就是“坐地户”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atives”或“locals”,但它们的使用和文化内涵可能与“坐地户”有所不同。
“坐地户”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人的居住状态,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重量。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