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7:22
古国名。觚,通"孤"。
1.
【觚】
(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 《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二觚。 、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仪礼·燕礼》-坐取觚洗。 、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 《红楼梦》-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
【组词】
觚不觚、 千盅百觚;美人觚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