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30
比喻事物名实不符。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何晏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朱熹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1.
【觚】
(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 《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二觚。 、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仪礼·燕礼》-坐取觚洗。 、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 《红楼梦》-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
【组词】
觚不觚、 千盅百觚;美人觚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觚】
(形声。从角,瓜声。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 《仪礼·特牲礼记》。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二觚。 、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仪礼·燕礼》-坐取觚洗。 、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 《红楼梦》-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
【组词】
觚不觚、 千盅百觚;美人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