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23: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3:51:24
狗仗官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狗依靠官员的势力作恶。基本含义是指某些人或事物依赖有权势的人或机构来欺压他人,通常带有贬义。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讽刺那些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那些不公正的行为或现象。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权力滥用的问题。
同义词:仗势欺人、狐假虎威 反义词:公正无私、平等待人
同义词“仗势欺人”和“狐假虎威”都强调了依仗权势欺压他人的行为,但“狗仗官势”更具体地指向了官员或官方的背景。反义词则强调了公正和平等的态度。
该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狗依仗主人势力行为的比喻。在历史演变中,它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用以批评和讽刺不公正的行为。
在**文化中,狗通常被视为忠诚的象征,但在这个成语中,狗的形象被负面化,用以比喻那些依仗权势作恶的人。这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力滥用和不公正行为的普遍反感。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和压迫。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正行为的愤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或听说有人因为依仗权势而欺压他人。这种行为常常引起公众的愤慨,也是社会需要不断努力去纠正的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官威之下,狗仗势,欺压无辜,人心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狗依仗官员势力欺压百姓的画面。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负面情绪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og in the manger”,但它更多是指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行为,而不是直接依仗权势欺压他人。
狗仗官势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权力滥用的问题,提醒我们在社会中要追求公正和公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他们的实力,不过~。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3.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