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3:32
“发利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使用。字面意思是“发放利润”或“发放好处”,通常指的是商家在特定时期(如节假日、开业庆典等)为了吸引顾客而进行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折、赠品等方式让利给消费者。
在商业语境中,“发利市”常用于描述商家为了提升销量和吸引顾客而采取的各种优惠措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讨论即将到来的购物机会或促销活动。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绘商业繁荣或市场活力的场景。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促销”更侧重于推广活动,而“发利市”则侧重于实际的利益发放。
“发利市”一词源于广东地区的商业用语,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所使用。
在,商业促销活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节假日和特殊购物节(如双十一、双十二)期间。商家通过“发利市”来吸引顾客,增加销量,这也是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消费者来说,“发利市”通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意味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对于商家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必要的营销策略,但也可能带来利润的减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关注商家是否在发利市,尤其是在购买大件商品或电子产品时,这些促销活动可以帮助我节省不少开支。
在诗歌中,可以将“发利市”融入描述节日氛围的诗句中,如:“春风送暖入屠苏,商家竞发利市图。”
想象一家商场在发利市时的热闹场景,人们熙熙攘攘,各种促销标语和音乐营造出一种购物狂欢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商业促销活动也有相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ale”或“promotion”,但每个文化对促销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发利市”是一个反映商业文化和消费惯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优惠和折扣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商业环境和消费文化。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