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56:14
词汇“尊罍”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尊罍”进行深入分析。
“尊罍”(zūn léi)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多用于盛酒。尊,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多为圆形或方形,有足,有的还有盖。罍,也是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多为圆形,有耳,用于盛酒或水。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常有提及“尊罍”的句子,用以描述宴饮的场景或表达对礼仪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其古雅的特性,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涉及古代文化、历史的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仍可见其身影。
“尊”和“罍”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源自古代的酒器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古代文献和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古代社会,尊罍不仅是实用的酒器,也是礼仪的象征。在宴会、祭祀等场合,尊罍的使用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和对宾客的尊重。
提及“尊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宴饮文化、礼仪之美,以及那种古朴、庄重的氛围。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能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除非是从事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普通人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尊罍”这个词汇。但在写作、演讲或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以增加文采和深度。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宴会的诗歌时,可以这样写:
金樽玉罍映华筵,
笙歌燕舞乐无边。
古人风雅今犹在,
一觞一咏情绵绵。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宫廷中,华丽的宴会上,金色的尊罍中盛满了美酒,笙歌燕舞,宾客们举杯畅饮,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宫殿。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古代绘画或影视作品来呈现。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希腊、古罗马,也有类似的酒器,如krater(一种大型酒器,用于混合酒和水),但名称和形状各有特色。
“尊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礼仪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运用这样的古雅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
2.
【罍】
酒樽,也可用来盛水。同“櫑 ”。
【引证】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 、 《周礼·春官·司尊彝》-皆有罍。 、 《礼记·明堂位》。疏:“罍,犹云雷也,画有山云之形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
【组词】
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