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3:00
词汇“批风抹月”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批风抹月”字面意思是批评风气,抹去月光,比喻批评不良风气或清除不良影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纠正错误、净化环境的行为或态度。
“批风抹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社会风气的批评和理想化的追求中衍生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特定的文学和教育领域仍有其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批评和纠正不良风气一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对道德标准的坚持。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正直、坚定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勇于挑战不良风气、致力于社会进步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周围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批风抹月夜,清辉照我心。”
想象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一个人站在窗前,思考如何改善社会风气,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宁静而坚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净化社会”、“改善风气”等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批风抹月”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对道德标准的坚持,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四十年。
1.
【批】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引申为刺入。
【引证】
《庄子》-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抹】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蒙住。
【引证】
《聊斋志异》-各以红绡抹头。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