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6:49
“有要没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情虽然重要,但没有紧迫性。基本含义是指某件事情虽然有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但并不需要立即处理或关注,可以暂时搁置。
在文学作品中,“有要没紧”常用来形容故事情节中的某些细节或次要角色,强调它们虽然有趣或有意义,但并不影响主线发展。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示这些事情虽然需要处理,但并不紧急。在专业领域,如项目管理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区分任务的优先级,帮助团队合理分配资源。
同义词“无关紧要”强调事情的不重要性,而“有要没紧”则更多强调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不匹配。反义词“至关重要”则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要没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语的积累和演变而来。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出现。
在文化中,“有要没紧”反映了人对于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标准,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轻松、不紧迫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悠闲的生活态度和从容不迫的处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有要没紧”来形容那些不紧急但需要关注的事情,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将“有要没紧”融入描述悠闲生活的场景,如:“午后阳光洒满窗,有要没紧书页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悠闲午后时光的画面,人们或阅读或品茶,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w priority”或“not urgent”,强调事情的优先级较低或不紧急。
“有要没紧”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能够准确传达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不匹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也没见这般没稍干的人,在家闲着膫子坐,平白有要没紧,来人家撞些什么。
郑生好戏,手除下来,手里捏了看看,~的,把小槌敲他两下。
1. 【有】
2.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紧】
(会意。从臤(qiān),坚。从糸(mì),细丝。本义:缠丝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紧,缠丝急也。 、 傅毅《舞赋》-弛紧急之弦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