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2:20
“今文学”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当代的文学作品或研究当代文学的学科。它强调的是对现代文学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与“古文学”相对,后者主要关注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在文学领域,“今文学”通常指的是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包括现代小说、诗歌、戏剧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术讨论或文学评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今文学”是一个核心术语,用于区分不同时期的文学研究重点。
同义词“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含义上与“今文学”相近,但“现代文学”更侧重于时间上的划分,而“当代文学”则更强调与当下社会的关联。反义词“古文学”和“古典文学”则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
“今文学”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今”(现代)和“文学”(文学作品或研究)组成。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这个词汇在学术界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今文学”的研究与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现代文学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词汇反映了学术界对当代文化现象的重视。
“今文学”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好奇和探索欲。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变化的文学形式和内容,以及作家如何通过作品反映和影响社会。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参与过“今文学”的研究项目,探讨了现代小说中的社会批判元素。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今文学”:
在今文学的海洋里,
每一行诗句都是时代的回声,
它们诉说着现代人的梦想与挣扎,
在文字的波涛中,我们寻找自我。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坐在图书馆的窗边,手中拿着一本现代诗集,窗外是繁忙的都市景象。这幅画面与“今文学”的氛围相契合,既有学术的沉思,也有现代都市的活力。
在英语中,“今文学”可以对应为“Contemporary Literature”。在不同文化中,对当代文学的研究都强调文学与当下社会的联系,但具体的研究重点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今文学”的深入学,我认识到文学研究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理解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关注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学术研究中体现这种联系。
1.
【今】
(会意。从佶亼(jí)。本义:现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是时也。 、 《苍颉篇》-今,时辞也。 、 《诗·召南·摽有梅》-迨其今兮。 、 《诗·豳风·东山》-于今三年。 、 《史记·汲郑传》-吾今召君矣。 、 《战国策·燕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一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今之高爵显位。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
【组词】
今朝三明朝四、 今雨、 今愁古恨、 今下、 今夕何夕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