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7:56
农政 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与农业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它涉及政府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福利等方面的规划、指导和调控。
在不同语境下,“农政”的使用有所不同:
“农政”一词源于中文,由“农”(农业)和“政”(政策)组成。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因此农政一直是政府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政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展,涵盖了更多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
在**,农政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农业税、土地制度等都是农政的重要内容。现代农政则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社会稳定。
农政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政府的关怀。它也可能引发对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等话题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农政可能与家乡的农业发展、政府的扶贫项目等相关。例如,家乡通过实施新的农政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农政融入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
春风拂过田野,
农政的种子在土壤中萌芽,
滋养着希望,
绘制着丰收的画卷。
农政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农田、农民的劳作声、政府的宣传广播等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农政的概念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农业政策可能更侧重于市场机制和补贴,而**的农政则可能更注重集体经济和农村社会管理。
农政作为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性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体现了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注。通过对农政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