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54
词汇“农径”的深入学*和分析:
“农径”字面意思是指农村地区的小路或田间小道,通常用于农民行走或农作物运输。它体现了农村生活的特点,是连接农田与村庄的纽带。
“农径”一词源于汉语,由“农”(指农业、农村)和“径”(指小路)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
在**传统文化中,“农径”常与田园诗、乡村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自然、和谐与简朴。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农径可能逐渐被更宽阔的道路取代,但其文化意义依然存在。
“农径”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和悠闲的乡村生活。它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农径可能是一条通往祖父母家的熟悉小路,每次走过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乡村的宁静。
在诗歌中,“农径”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初露,农径蜿蜒,
稻香随风,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农径可能是一条两旁长满野花的小路,远处是连绵的稻田。听觉上,可能伴随着鸟鸣和远处农夫的吆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untry lane”或“farm path”,它们在描述农村小路时具有相似的意境,但在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惯上可能有所不同。
“农径”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农村的具体道路,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绘乡村生活,传递自然与和谐的价值观。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