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9:04
庚癸频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频繁地呼唤庚癸。在古代,庚和癸是天干的第七和第十位,这里用作比喻,表示频繁地呼唤或请求帮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不断请求援助或支持。
在文学作品中,庚癸频呼常用于描绘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助和迫切需要帮助的情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文学评论中,可能会提及这个成语来分析文本。
庚癸频呼的词源来自于古代的天干地支系统。庚和癸作为天干的一部分,被用来象征时间和周期。这个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反映了古代人对天文学和占卜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不仅是时间计算的工具,也与人的命运和吉凶有关。因此,庚癸频呼**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外界帮助的依赖。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助和迫切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的焦虑和不安。它强调了人在逆境中对帮助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经济困难或职业危机时,不断寻求外界帮助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庚癸频呼声,星辰不解意,唯有月光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呼救,周围是模糊的影子和微弱的光线。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急促的呼救声在空旷的空间中回荡。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ying out for help”或“begging for merc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情境是相似的。
庚癸频呼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对帮助的渴望。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成语对于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1.
【庚】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引证】
《说文》-庚,位西方。 、 《易·巽》-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 《尔雅》-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 、 《淮南子》-其日庚辛。 、 《史记》-秋,日庚、辛。
又以配五行。
【引证】
《淮南子·天文》-庚辛申酉,金也。
2.
【癸】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二戣(kuí),古代兵器。交叉之形,盖即“戣”之古文。①本义:古代兵器。戟属。②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
估量。
【引证】
《史记》-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
3.
【频】
(会意。从步,从页。页(xié):人头。《说文》认为步是“涉”的省略。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本义:皱眉)。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已频顣曰。
【组词】
频蹙
4.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