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6:06
玄言诗:玄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语言深奥、含义隐晦,常常涉及道家或玄学的思想,追求超脱世俗、达到精神上的高远境界。
玄言诗的“玄”字源自道家的“玄学”,意指深奥、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玄言诗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诗歌风格,其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发展。
玄言诗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多元有关。这一时期,道家思想盛行,玄言诗成为文人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宇宙理解的媒介。
玄言诗给人以深邃、神秘的感受,读来常常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它激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层思考。
在大学文学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玄言诗,被其深奥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吸引,从此对古代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时,我尝试融入玄言诗的元素,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在山林间吟诵玄言诗,周围是飘渺的云雾和静谧的自然。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宁静、深远和超脱。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深奥、隐晦的诗歌风格可以与象征主义诗歌相比较,它们都追求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玄言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文化和哲学的窗口。在现代,它依然具有启发性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