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22
词汇“屐履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
“屐履间”字面意思是指穿鞋的地方,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指放置鞋子或鞋履的空间。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指的是鞋柜或者鞋架,或者是家中专门用来穿鞋和脱鞋的区域。
由于“屐履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在描述家庭布局或生活*惯时提及。
“屐”指的是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履”则是指鞋子。结合起来,“屐履间”指的是存放或更换鞋子的地方。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在古代,家庭成员和客人通常会在特定的区域更换鞋子,以保持室内清洁。因此,“屐履间”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惯和礼仪。
对于现代人来说,“屐履间”可能会唤起一种怀旧或古朴的情感,因为它与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家居布局有关。
在现代生活中,“屐履间”可能被替换为更常见的词汇,如“鞋柜”或“鞋架”。在设计家居时,可能会考虑到一个专门用来放置鞋子的区域。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屐履间”来营造一种古风或怀旧的氛围,例如:“在那个被岁月遗忘的屐履间,一双双旧鞋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由于“屐履间”与鞋子有关,可以联想到木屐的敲击声,或者是鞋子整齐排列的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专门用来放置鞋子的区域,但使用的词汇会有所不同。
“屐履间”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惯和家居设计。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我们对汉语丰富性的认识。
1.
【屐】
(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同本义。
【引证】
《三苍》-木屐也。 、 《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以屐,为服。 、 《庄子·异苑》-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屐登崖。
【组词】
屐子、 屐齿、 屐声、 屐履间、 屐响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3.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