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0:27
决狱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解决或判决案件,特别是指司法上的审判和裁决。在法律领域,它特指法官或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的过程。
在文学作品中,“决狱”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紧张的法庭场景,强调正义的实现或不公的揭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它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司法程序的关键部分。
“决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决”意味着解决或决定,“狱”指案件或监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法律领域中被保留并继续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具体的法律术语所替代。
在古代,决狱往往与皇权紧密相关,因为有权直接干预司法过程。在现代社会,决狱是司法独立和法治原则的体现,强调公正和透明。
“决狱”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正义、公平和法律权威的联想。它也可能唤起对冤案和不公正判决的担忧和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被普通公民使用,但在法律相关的讨论或新闻报道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在诗歌中,可以将“决狱”用作象征,代表正义的最终实现:
在法律的天平上, 决狱的光芒照亮黑暗, 正义的剑,斩断不公的锁链。
结合法庭的图片或法官敲击法槌的声音,可以增强“决狱”这个词的视觉和听觉联想,使其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djudication”或“trial”,它们在法律语境中具有相似的含义,但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决狱”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法律术语,它不仅代表了司法过程的关键部分,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法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参与法律相关的讨论。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