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9
族灭(族滅)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家族或种族被完全消灭,即所有成员都被杀死或消失。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涉及到极端的暴力和毁灭。
在文学作品中,族灭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中的悲剧,如战争、种族清洗或政治迫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带有极端的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或国际关系中,族灭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特定的影响和后果。
族灭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族”指的是家族或种族,“灭”意味着消灭或毁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族灭可能与历史上的悲剧相关联,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等。这些在社会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了人们对种族和民族关系的看法。
族灭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无辜生命的丧失和人类历史的黑暗面。
在个人生活中,族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社会问题时。例如,在参与关于种族平等的讨论时,可能会提到历史上发生的族灭。
在诗歌中,族灭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悲剧和人类历史的沉重:
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 族灭的阴影久久不散, 历史的泪水, 浸透了每一寸土壤。
族灭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的历史照片,或是悲伤的音乐,如哀歌或挽歌。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沉重和悲痛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族灭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genocide”(种族灭绝)和德语中的“Völkermord”(民族灭绝)都与族灭有相似的含义。
族灭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人类历史中的深刻悲剧和道德问题。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需要谨慎,因为它带有强烈的情感和历史负担。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族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以及我们在面对种族和民族问题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
1.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