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01
词汇“族杀”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用语。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族杀”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对一个族群进行杀害的行为。这个词汇可能来源于对历史上或现实中族群间冲突的描述,特别是在涉及种族清洗、种族灭绝等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情况下。
由于“族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或国际关系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术语来描述特定的**或现象。
由于“族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
同义词可能包括“种族灭绝”、“族群屠杀”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对特定族群的系统性杀害。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这个词汇描述的是一种极端的负面行为。
由于“族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族群”和“杀害”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对特定族群的杀害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族杀”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一些悲剧,这些通常与族群间的冲突、战争或政治迫害有关。
提及“族杀”可能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愤怒等。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悲剧,如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卢旺达的种族屠杀等。
由于“族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族杀”作为一个强烈的象征,用以表达对和平、人权和正义的渴望。例如,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写:
在历史的阴影下,族杀的阴霾
笼罩着无辜的灵魂,呼唤着和平的光芒。
提及“族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历史纪录片中的画面,如战争、难民、废墟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哀伤的音乐或人们的哭泣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对特定族群的杀害行为,如英语中的“ethnic cleansing”或“genocide”。
“族杀”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最黑暗的篇章。了解和反思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珍惜和平,并努力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提醒我们语言的力量和责任。
1.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2.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