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28
词汇“命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特别是在官方文书中。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命诏”进行深入分析:
“命诏”字面意思是指**或君主下达的命令或诏书。它是一种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用于传达君主的意志和决策。
“命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命”指命令,“诏”指诏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
在古代社会,“命诏”是君主权威的象征,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政治运作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法律文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
“命诏”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庄重、权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皇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在现代生活中,“命诏”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文化时,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命诏”一词来增强场景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如:“随着**的命诏传遍四方,整个国家开始了***的军事动员。”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龙袍、玉玺,以及古代宫廷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命诏”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皇家敕令”(Royal Decree)或日本的“勅令”(Chokurei),与“命诏”有相似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命诏”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它在理解和研究古代*政治、法律和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命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运作方式。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多用于上告下。
【引证】
《说文新附》-诏,告也。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 、 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上诏书者。 、 《穆天子传》-以诏后世。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
【组词】
诏众、 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