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4:33
昏睡 的字面意思是指人处于一种深度睡眠状态,但这种状态不同于正常的睡眠,它可能伴随着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或无法轻易唤醒。基本含义是指一种介于清醒和睡眠之间的状态,通常是由于疲劳、药物作用、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昏睡”一词由“昏”和“睡”两个字组成。“昏”字古汉语中指昏暗、模糊,而“睡”字指睡眠。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深度睡眠状态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昏睡”可能被视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可能与过度工作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
“昏睡”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力和逃避现实的感觉。它可能引发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也可能让人思考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感到极度疲倦,最终陷入了昏睡状态,这种经历让人深刻体会到休息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昏睡”来描绘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
阳光洒在窗台, 世界在昏睡中静止, 时间悄悄溜走, 留下一片宁静的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人躺在床上,面容平静,周围是柔和的光线。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呼吸声和远处微弱的鸟鸣。
在英语中,“昏睡”可以对应为“lethargic”或“drowsy”,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可能有着相似的含义,但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通过对“昏睡”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睡】
(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睡,坐寐也。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组词】
睡晌觉、 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