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39
“同盟军”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或冲突中与某一方结成同盟的军队。基本含义是指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联合起来的军事力量。
在文学中,“同盟军”可能被用来描绘团结一致对抗共同敌人的英雄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在某个项目或活动中团结一致的团队。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国际关系,“同盟军”指的是正式结盟的军事力量。
同义词:联盟军、联合军、盟军
反义词:敌军、对手
“同盟军”一词源于汉语,由“同盟”和“军”两个词组成。在历史上,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为了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军事联盟。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形容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同盟军”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战争电影或文学作品中,同盟军往往被描绘为英雄主义和团结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可能被用来形容在面对共同挑战时团结一致的群体。
“同盟军”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团结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共同奋斗、互相支持的场景,激发人们对于团结和合作的美好想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体验到“同盟军”的感觉。当时,我们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紧密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专长,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盟军”:
在风暴的中心,我们集结成同盟军,
手挽手,心连心,共同面对黑暗的深渊。
每一声呼唤,都是团结的誓言,
在黎明的曙光中,我们必将胜利凯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士兵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场景,展现出团结和力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让人联想到同盟军奋勇前进的画面。
在英语中,“同盟军”可以对应为“allied forces”或“coalition army”。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都是指为了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的军事力量。
通过对“同盟军”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含义,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语言使用。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
3.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