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6:31
词汇“折口”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探讨这个词汇。
“折口”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折叠的边缘或开口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包装、手工艺或服装制作中,可能指的是折叠的部分或开口。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包装设计或服装制作,它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工艺步骤或设计元素。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是在包装设计中,可能会说:“这个盒子的折口设计得很巧妙,便于打开和关闭。”
同义词可能包括“折叠边缘”、“开口处”等,反义词可能不太容易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清楚。它可能是由“折”和“口”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表示折叠的开口。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折口”可能与特定的手工艺或设计传统相关。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传统服装制作中,折口可能是一种特定的装饰或功能性设计。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更多地与实用性和功能性相关。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折口”作为一个隐喻,用来描述某种转折或开口的情况。例如,在诗歌中可以写道:“生活的折口,是新的开始。”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它可能更多地与视觉上的折叠和开口相关。
由于“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不太清楚。
总的来说,“折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含义可能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如果确实需要在特定领域使用,应该参考相关的专业资料和实践。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