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2: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2:08:00
词汇“土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土圭”进行分析:
“土圭”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土地的面积和形状。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土”,即土地;二是“圭”,是一种玉制的测量工具,形状像刀,用于划定边界和测量距离。
在古代文献中,“土圭”常用于描述土地测量和规划的场景,如《周礼》中有关于使用土圭进行土地测量的记载。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文献研究中,仍会提及。
“土圭”一词源于古代**的土地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具和词汇逐渐被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词汇所取代。
在古代,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因此精确的土地测量对于税收、军事和农业管理至关重要。土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对土地管理的重视。
对于我来说,“土圭”这个词带有一种古朴和权威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官员手持玉圭,严肃地测量土地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并没有直接遇到与“土圭”相关的经历,但在学*古代历史和文化时,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土圭”这个词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
手持玉圭,脚踏黄土,
官员测量,土地分明。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官员手持土圭,在广阔的田野上测量土地,背景是古代**的山水画风格。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土地测量工具和词汇,如古埃及的“绳子测量员”(rope stretchers),他们使用绳子和标杆来测量土地。
“土圭”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土地管理的重要历史和文化信息。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和文化背景。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圭】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同本义。
【引证】
《白虎通》-瑞贽珪者兑上。 、 《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孰为珪璋。 、 《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以青圭礼东方。 、 《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 、 《汉书·郊祀志上》-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
【组词】
圭瑞、 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