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21
“与虎谋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与**商量要它的皮。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与强大的敌人或对手商量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妄图从不可能的来源获取利益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讽刺那些天真或愚蠢的想法。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国际关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试图从过于强大的对手那里获取不切实际的利益。
同义词:
反义词:
“与虎谋皮”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与虎谋皮,虎必不与;与人谋国,人必不与。”原意是说与**商量要它的皮是不可能的,后来引申为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因此与相关的成语往往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现实主义的重视,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讽刺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那些不自量力、妄图从不可能的来源获取利益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有人试图从明显不可能的来源获取利益的情况,这时我就会用“与虎谋皮”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认清现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梦想与虎谋皮,
现实却如刀割。
清醒面对挑战,
脚踏实地前行。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只巨大的**面前,试图与它商量要它的皮,这种场景充满了荒诞和讽刺。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严肃的声音在警告:“不要与虎谋皮,那是不可能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ying to get blood from a stone”,意思是试图从不可能的来源获取东西,与“与虎谋皮”有相似的含义。
“与虎谋皮”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主义的思想,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表达对某些不切实际想法的批评和警示。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过去与蒋介石谈判,正如陈嘉庚先生在一九四六年打给我的电报中所说,是“无异~”。
传说周朝有人特别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
1. 【与】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
4.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