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1:11
词汇“梳裹箱”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梳裹箱”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存放梳子和包裹的箱子。在古代,这种箱子可能用于存放女性的梳妆用品和衣物等物品。
由于“梳裹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这种箱子,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女性生活或宫廷文化时。
“梳裹箱”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梳”指梳子,“裹”指包裹或衣物,“箱”指存放物品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品可能逐渐被其他类型的储物箱所取代。
在古代**,梳裹箱可能是女性嫁妆的一部分,象征着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容和仪容的重视。
提到“梳裹箱”,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女性的优雅和精致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风俗。
由于“梳裹箱”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女性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梳裹箱”这个词汇来增添历史氛围:
铜镜前,她轻启梳裹箱,
木梳滑过,青丝如瀑。
想象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一个精致的梳裹箱静静地放在梳妆台上,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和优雅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梳裹箱”的词汇,但类似的物品如梳妆台或储物箱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梳裹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部分文化和生活细节。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尽管在现代语言表达中可能不常用,但它仍然是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1.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
2.
【裹】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裹,缠也。 、 《穆天子传》-朱三百,裹。 、 《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富之以国裹。 、 《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无不裹也。 、 宋玉《高唐赋》-绿叶紫裹。 、 郭璞《江赋》-濯颖散裹。 、 《资治通鉴》-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
【组词】
裹束、 裹足、 裹革
3.
【箱】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箱,大车牝服也。 、 《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不以服箱。 、 《诗·小雅·甫田》-乃求万斯箱。 、 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絷騕裹以服箱。 、 晋·夏侯湛《猎兔赋》-尔乃乘露箱,御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