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6:52
“全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即包括身体、心理、精神等各方面都健全的人。它强调的是人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发展。
“全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一直围绕着“完整”和“全面”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特别是在教育理念中,“全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全人”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强调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全人教育理念被广泛提倡,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人”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全面的印象,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人。这种联想往往激发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全人教育的项目,这个项目强调学生在学术、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人”: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艺术的殿堂中舞蹈,
全人的梦想,
在每一个清晨和夜晚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奔跑,手里拿着书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全人”的概念,既有身体的活动,也有知识的追求。
在英语中,“全人”可以对应为“whole person”或“well-rounded individual”,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个体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全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个人成长和教育实践中,追求成为一个“全人”是一个值得推崇的目标。这个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